来源:中国化工报作者:中国化工报发布时间:2025-10-17
近日,由中国纯碱工业协会主办的2025中国国际纯碱大会在成都召开。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当前,全球纯碱行业处于绿色转型、技术迭代、格局重构的关键期,我国纯碱企业应密切关注政策导向,提前制定应对策略,通过优化生产负荷、调整产品结构、拓展新兴市场等措施培育新增长点,打造健康的市场生态与开放的合作模式,以推动纯碱行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纯碱工业协会信息部部长董广达谈到,近年来,我国纯碱供应端产能持续扩张,但需求端增长却呈放缓态势,新的消费增长点有待进一步挖掘。他建议,纯碱企业应通过优化工艺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与此同时,保持持续纯碱出口也将有助于国内纯碱市场的稳定。
会上,多位代表表示,健康的市场生态与开放的合作模式是纯碱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粮期货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琳介绍说,纯碱期货于郑商所挂牌上市运行至今已近6年,整体流动性较好,合约呈现持续活跃、连续交割的特点。纯碱企业应充分利用期货市场工具,通过对纯碱进行套期保值等合规操作,对冲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和其他因素带来的企业经营风险。
“纯碱行业现在缺的不是产能是效率,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产业结构优化是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的关键路径。”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永志建议,纯碱企业应与平板玻璃(包括光伏玻璃)、日用玻璃、洗涤剂等下游行业龙头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供需协同发展。
内蒙古阿拉善天然碱资源的发现和大规模开发改变了纯碱行业格局和产业结构。内蒙古博源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丁喜梅介绍说,该集团已分期建设了780万吨/年纯碱和80万吨/年小苏打生产线。
目前合成碱工艺仍占中国纯碱总产能的70%以上,随着天然碱资源的不断发现和装置建成投产,国内合成碱工艺是否会同历史上的美国一样,因为天然碱的低成本竞争优势而退出市场?河南金山化工集团的副总经理董文林对此表示,作为国内合成碱龙头企业,该集团首创的大型化、智能化六联制碱新工艺,降低了合成碱的能耗与成本,使合成碱仍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合成碱与天然碱将可长期共存。
会上,中国纯碱工业协会会长丁超然表示,协会将充分发挥行业引导作用,规范企业竞争行为,杜绝低价无序竞争,推动纯碱行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协会秘书长窦进良指出,技术工艺向新向绿发展是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各企业应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持续提升竞争能力。